中小学电教

综合新闻

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

来源:中小学电教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3-20

长清区博园小学的学生们在进行劳动教育课堂现场展示。 (本报记者梁大磊摄)

本报3月19日讯 劳动教育要从最基础的爱护校园、清扫教室做起,从最基本的家庭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做起。今天上午,济南市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会议召开,会上,《济南市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行动方案》正式发布,明确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;每学期学生要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开展1次家庭劳动实践体验,每年学会1至2项生活劳动技能。

作为学校教育,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不是“劳动”本身,是直达“育人”目标。那么,日常劳动课应该怎么上?会上,长清区教体局、市中区教体局、历城区初级实验中学、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分别作劳动教育区域工作经验分享。长清区博园小学的师生提供了一堂劳动教育课堂现场展示,集中展现我市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与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相融合的“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”的劳动教育之路。

“这场劳动教育现场会大家期待很久了,没想到参会人员从130人扩大到260人,翻了番!”济南市馆驿街小学校长陈振凤在现场告诉记者,劳动教育开展以来,很多区域和学校都做得有声有色,此次会上的分享有区域整体实施,有集团化推进,还有初中学校及寄宿高中两个学段的典型案例,与会人员不管来自哪个学段哪个层面,都能在会上收获经验。

会上,市教育局还对《济南市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行动方案》进行了详细解读,明确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,建立劳动周制度,每学年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设立集体劳动周,建立家庭劳动教育清单,每年学会1至2项生活劳动技能,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,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学年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,并在3年内认定50个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、50个区县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100个职业体验中心。同时,围绕课程体系构建、劳动教育指导师队伍、课堂教学范式构建、特色实践活动组织要求、特色劳动教育作业研究、劳动素养评价、实践基地建设等七个方面,明确实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制度框架,并提出“全链条”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路径,全方位构建起劳动教育发展的“济南方案”。

“今天市里的解读既有宏观指导,又有具体操作层面的建议,让我们找准了方向。”长清区博园小学校长于飞表示,下一步,根据《行动方案》的指导,学校将重新修订劳动教育清单,把劳动教育放到学校整体课程中,利用好周边的社区资源和长清区区域资源,开发出更多适合孩子成长的劳动课程。

济南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、市教育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王品木表示,“劳动教育不是一阵风”,要创新劳动教育形式,立足校内校外两个阵地,不作秀、不摆拍、不搞形式主义,创设劳动教育真场景、布置真任务、获得真体验;“要培养学生的劳动品格”,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,开发不同的劳动任务,注重课程体系建设和评价制度建设,形成体系,接续培养;“要落实教育减负”,利用校内校外资源,科学设计合理布置劳动作业,不能增加学生负担,不能让家长代为完成,紧紧围绕劳动育人,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;“要推动劳动教育全面开花”,各区县争创劳动实验区,各学校争创劳动示范校,培育打造一批具有鲜明“济南特色”的典型经验案例,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广。